主站

全国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96-1216

共同关注-清明时节-天堂纪念网

共同关注

2018-07-27 14:09      共同关注

[焦点访谈]清明何以寄哀思

[焦点访谈]清明何以寄哀思

2018-07-27 14:01      中央电视台

成都一中学设死亡体验课,悟空问答网友:不应止于形式

校长刘强亦介绍,让学生体验“死亡”属于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据此举行了本次死亡教育。对此,你认为可取吗?原标题:成都一中学设死亡体验课,悟空问答网友:不应止于形式悟空问答答主,新媒体女性网络执行主任@李思磐 认为成都七中万达学校的这次尝试是可取,但应注意,一方面死亡教育在高中阶段开展效果会更好,另一方面死亡教育还需包含更多关于死亡的知识,并提供更系统的引导:死亡教育不能仅仅是作为一种活动设置,像一场头脑风暴,甚至仅仅指向“要听父母的话”这样的感触,而更应该提供一些有帮助的知识,更有系统的批判性思考的引导。譬如,不仅仅是“珍惜生命”,还包括接受、处理和面对死亡的精神支持和信息帮助。死亡教育应该包括开明地讨论身后事,有灵性色彩的对死亡的哲学思考,来处理生离死别的哀恸,以及尊重生命尊严和...

2017-10-26 19:20      凤凰网

假如刘洋网祭......

有媒体报道: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回河南老家南阳林州市扫描,为全力做好刘洋老家王龙镇泽下村的供电保障工作,林州市供电局组织得力人员,为其老家院内老化破损的供电线路及供电设备及时进行了更换和维修,当天还专门抽调人员现场值守。此外,林州市政府官方网站红旗渠网,挂出一首由当地文学事业的奠基人崔复生撰写的长诗《刘洋甜甜地笑》。媒体只做客观报道,自然就没了褒义,只有贬的倾向。有媒体评论,这大损刘洋的形象。的确,刘洋是伟大的,是值得尊敬的。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一个从事航天工作的科技人,怎可以接受地方的特殊礼遇?因此,祭祀就变味了。 祭祀先人,自然是很有意义的。从帝王到布衣,自古就把祭祀视为社稷之根,家业之基。祭祀祖先,缅怀祖先,歌颂祖德,是祭祀的本意。儿时跟父辈去扫墓,父辈总让我们晚辈述说祖上的美德。我...

2013-05-10 13:00      中山书刊-每月谈天

网友为怀缅英雄吕俊峰 创建网上追思纪念馆

5月6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最先创建吕俊峰网上纪念馆的江苏网友王海甲,他表示虽然与吕俊峰素昧平生,但被他的英勇事迹打动,想通过网上纪念馆来表达对英雄的敬佩和哀思。 5月5日,王海甲在网上看到了武警战士吕俊峰为救落水群众牺牲的事迹。为了表达心中的敬意,王海甲立即登录专门提供网上祭祀的天堂纪念网,用逝者安息的名字创建了湖北宜昌19岁的武警战士吕俊峰天堂纪念馆。接着,他又从网上收集了大量有关吕俊峰的报道和照片,精心设置了网上灵堂、网上墓园、追忆文库等板块。目前,已经有1300多名网友点击该纪念馆,通过献花、留言等方式追思吕俊峰。

2013-05-09 10:16      三峡宜昌网-三峡日报

网上祭祀在珠悄然兴起

【記者陳藝珠海報導】清明節將至,一種新興的「無煙」祭祀方式「網上祭祀」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並且被不少人接納,其中亦包含港澳人士。br 以建立網上紀念園地來推行新型祭奠方式的天堂紀念網負責人介紹,天堂網的紀念園已累積近億次的祭掃點擊量,人們把這裡當成了懷念親人的精神家園。在網上紀念館中,隨著滑鼠的點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隨時隨地隨處,親友都可訪問屬於自己親人的紀念館,獻一束鮮花,留一支旋律,點一支蠟燭,留一段文字。br 據介紹,網上祭祀是借助互聯網平台,將現實的紀念館與公墓「轉移」至電腦網頁上的新興祭掃方式。逝者家屬在相關網站上為逝者註冊一塊虛擬「墓碑」,並附其生平簡介等相關資訊,輸入祭掃人的名字,選擇鮮花、花燭或留言等形式便可寄託思念。br不少網友對網上祭祀的方法表示讚許,因...

2013-04-11 09:43     

珠海:天堂纪念网倡导“网上祭英烈”

珠澳网讯(记者盖海元)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利用清明节这个悠久的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响应中央文明办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号召,现倡议珠海市市民/青少年进行网络祭奠英烈和缅怀已故亲人,引导人们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在摒弃旧的祭祀旧习、文明祭奠的实践中过好文明、健康、绿色、平安有序的清明节,深入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举办具有福清区域文化特色的寻根祭祖活动,普及传统文化和文明礼仪知识。      天堂纪念网站倡议全市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和青少年广泛开展网上文明祭扫清明节主题活动,提倡文明祭扫、弘扬正气,以网络祭奠这种更文明的方式表达人们对英烈的缅怀与敬仰之情,寄托人们...

2013-04-11 09:40     

殡葬绿皮书:网络祭祀应成大众书写自身历史平台

中国网3月28日讯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日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12-2013年《殡葬绿皮书》新闻发布会,并正式发布了殡葬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殡葬绿皮书》呼吁,应将网络祭祀搭建成为民众书写自身与家族历史的平台。 《殡葬绿皮书》指出,网络祭祀的发展,是与电脑与互联网在中国大陆的逐渐普及密不可分的。最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祭祀即已开始出现。只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在社会上产生多大的影响。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除了部分民营网站外,在政府部门的提倡下,为数甚夥的殡葬服务单位,如殡仪馆、公墓等都着手进行了相关网站的建设。祭祀(纪念)网站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目前,天堂纪念网、中国清明网、无尽的爱...

2013-04-10 10:25      中国网

  共23页,到第 页 
更多